在习水县,一名独居深山的村民,自建了一座“袖珍”水电站为自己提供照明和娱乐。据介绍,这座最大发电功率为1000瓦的水电站,仅能为一台电视机和一个25瓦的节能灯供电,14年来从未断电。
今年60岁的袁向德,住在习水县三岔河乡一个叫做“绣花楼”的地方,距乡政府20多公里,周边3公里没有其他人家。因为地处偏僻,“绣花楼”一直没有通电。
“天黑睡觉,天亮起床。”袁向德说,这样的生活,在14年前因家中通电发生改变。“不过,我家从不停电,也不用交电费。”袁向德自豪地说,因为他自己修了座水电站。
这个水电站就在袁向德家屋下的溪沟里:山壁上开出的引水渠,将溪水引进碗口粗的塑料落水管,再利用4米多高落差,带动下方小型水轮发电机发电。水轮发电机最大功率是1000瓦。不过,因落差不够,水轮发电机不能满负荷发电,带不动电饭锅、洗衣机,只够点亮25瓦的电灯,带动电视机。“我已很满足了。”袁向德说。
袁向德的水电站
说起建袖珍水电站,袁向德称是源于一次访友:2001年,他去山背后的重庆那边看望朋友。这个朋友一家五口也住在深山里,不通公路,但朋友家利用房屋边的瀑布,建了个小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的功率是500瓦,够看电视并照明。
袁向德说,回家后,他花了400多元买了台水轮发电机,开始建造起自己的家庭发电站,自此,他的生活开始得到改善。据悉,袖珍水电站已连续运行了14年,从未出过故障。
昨天,记者冒雨来到“绣花楼”时,袁向德正在家用电瓶里储存的电看电视。因为家用电器很少,即便不是满负荷发电,丰水季节,他也用不完每天发出的电。
“用不完的,我就存起来,遇到不想进沟开闸发电,或枯水季节不能发电时,就用储存的电。”他说,电瓶内的电,能看两个多小时电视。
据悉,很多来山里玩的人听说袁老汉建有袖珍水电站,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后,纷纷前来参观,顺带买些深山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