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43号文 (即《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办2014年9月发布出台)出台前后,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推出的总额约1.6万亿元的PPP项目。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元,仅占总额八分之一。若据此粗略计算,1.6万亿元的PPP项目投资规模,实际签约落地仅有13%,尚不足总盘子的两成。
对此,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坦言,一些地方拿出的项目还不具备投资条件。
发改委网站在显著位置开辟了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PPP推介项目。项目库共有项目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而且所有项目都标明了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表示,1043个项目不会集中落地,而是会在未来一两年内逐步落地。
项目发力
“发改委更加重视PPP并且开始推动落地,项目库里的项目是否适用财政系统关于PPP项目的相关文件,特别是10%的天花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招投标法在这些项目上的适用值得关注,还有就是国发42号文的协调效应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世坚告诉经济观察报。
财政部在2014年和2015年制定的规定制定中有相当一部分也与PPP有关,比如项目操作指南等,特别是财政部发布的PPP财政承受能力指引,明确要求项目不超过公共预算支出的10%。
4月18日,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尽快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做好PPP项目的推介工作。
在发改委公布的PPP项目库中,交通项目和市政项目占据了大部分。“交通项目投资总额大,一个轨道交通项目等于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其他项目的投资规模,推动交通项目对稳增长意义重大。 这次国家发改委推出的项目,有些已经在进行之中,有的社会资本已经确定,比如北京地铁14和16号线,支持这类项目见效快。”金永祥告诉经济观察报。
在此次公布的项目中,安徽省公布的推介项目最多,共127个,其中又以市政设施和交通项目数量最大。
“政府推出的项目,通常都会有一部分不会被社会资本接受,这是正常的。此外,项目落地也要有一个过程,PPP项目的落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期间包括了方案的制定,文件的编写,社会资本的选择,以及谈判和最后的签约。这个过程需要半年、一年甚至两年,所以现在只有百分之十几的签约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地的项目会越来越多。”金永祥坦言。
项目进展也应公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和PPP有关的文件相继出台,地方省市纷纷拿出了各自的推介项目。
并不是所有的推介项目都能实施,在某省的推介会上,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有些项目根本无法产生收益,这样的回报率对投资者来说显然无法产生吸引力。有业内人士就表示,过分强调社会效应,这样是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
金永祥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对PPP感兴趣的资金很多,但是好项目不多,这也是现在PPP发展比较慢的原因。目前要做的是保证项目现金流,推出有价值的项目。”
“怎么提高项目质量,是政府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要保证项目可以落地。下一步要提高项目质量,在这次发改委公布的推介项目中,有些项目已经做完了、有些项目已经选定了社会资本,但还出现在项目库里,此前发改委推出的80个项目,也不少都已经处于操作阶段,有的已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甚至有的已经完工。因此,今后应该标记推介PPP项目的进展情况,要提高信息的准确和可用程度。当然公布推进项目库已经是PPP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一步,应该坚持下去。”一位PPP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