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户从输配电价改革中获得红利,电力市场建设成功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增售电业务成功向社会资本放开,电力跨省区交易机制初步形成。这是贵州省自2015年底,作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首批综合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所取得的一连串的改革成果。发挥了全国首批综合试点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改革正进一步向“深水区”探索。
争取主动赢得机遇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2015年3月16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时任)陈敏尔迅速作出批示:“要争取主动,赢得机遇,获得改革红利。”
2015年4月17日,贵州省召开贯彻《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工作启动会,成立了贵州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贵州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15年5月3日和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两次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贵州电改工作思路,并正式提交将贵州纳入全国输配电价改革新增试点范围的请示。
2015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的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
之后,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表示,贵州将把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作为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牛鼻子”,大幅降低大工业综合用电价格,加快出台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调整政策,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扩大用电消费,带动煤炭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继续深入抢抓国家新一轮电改的机遇,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下,利用电改突围,把电改同破垄断建机制、稳增长促转型、决战扶贫攻坚共奔全面小康紧密结合,向国家申请在全国首批实施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2015年6月23日,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专门向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能源局提出要求,要积极向国家争取将贵州列为全国首批电改综合试点省。
2015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优势与困局同在
贵州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水火互济”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贵州列为“西电东送”重要省份以来,贵州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达到4668.68万千瓦,是“西电东送”起步时的7倍多。到“十二五”,贵州省电力工业更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力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全年发电量193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756亿千瓦时,电力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4%。贵州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地位日益巩固。
“十三五”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冲刺阶段,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作用重大。但是,作为欠发达省份和电力输出省,贵州的电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北极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