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中央企业座谈会,探讨混合所有制的试点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参与会议的是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垄断行业领域的企业代表,而垄断行业在混合所有制规划之初,曾被认为是最难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领域。
垄断行业将启动试点
“近期印发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增量投资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路径。”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我们召开了行业主管部门座谈会和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领域中央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
与以往不同的是,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一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微妙地带”。
早前,国资委有关人士曾向记者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其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其三,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其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2015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
会议强调,要按照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产权结构,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完善体制、优化环境的原则,拓宽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领域,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要完善引资方式,规范决策程序,防止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流失。
一位早期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人士曾向记者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只能在下属分公司进行,此外要在增量中进行。”
“下一步将开展企业试点工作。”李朴民表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表示未来进行的国企改革将包括探索国企职业经理人、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多个试点。
李锦同时表示:“除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可能会进入试点名单。”
混改同时涉及员工持股
在进行增量混合所有制的同时,一些央企已经在二级和三级分公司展开了员工持股。
其中华录集团下属易华录高层就向记者透露:“已经在新成立的下属企业中,展开员工持股,效益提升很快。”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国企员工只能对增量进行持股,不能对目前现有的存量资产持股,这也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讨论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问题上,参与讨论的多个部门包括发改委、国资委、人社部和财政部曾经关于员工持股一事的意见并不统一,其中核心矛盾在于,是否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关于国企改革中的员工持股问题,有部门认为应该主张平等。“不能分为内部价格和外部价格,分别购买股份。”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
“比如股票交易价格是15元,企业按照内部价格8元卖给员工,那就是把全国人民的利益分给了个人。”前述人士表示,“员工持股问题应该有层次分企业地进行。”
据了解,2014年,参与改革政策制定的调研组曾经走访国内多个省份的国有企业,并展开讨论。
曾有人在讨论会上指出:“国企这么大的盘子很难搞员工持股,只能通过增量部分进行员工持股,而增量持股其实相当于期权。”
中国交建高层向记者透露,国资委几年前曾经在央企高管中实行模拟期权激励,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
来源:中证网